紧急应对,专业防护,团队作战,精益求精

为个人客户、企业客户,提供全方位的刑事法律服务,维护涉案当事人合法权益,

梳理分析刑事法律风险,研究制定刑事法律风险防控对策。

刑事辩护    刑事风险防控

咨询电话:189 1079 7981

企业刑事法律风险(一):行贿

行贿是民营企业常见易发的犯罪,多是为了拿到项目、获取贷款、评定资质等,向掌握审批权、决定权、结算权、影响力的单位和个人输送利益。

根据《刑法》规定,行贿类罪名包括:行贿罪、单位行贿罪、对单位行贿罪、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、对外国公职人员、国际公共组织官员行贿罪。其中,比较常见的是行贿罪、单位行贿罪、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。各罪名核心要素是相同的,都是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而输送利益,只是行为主体、行为对象有区别。

作为民营企业、民营企业家,有必要对行贿类犯罪相关法律和政策作基本了解,如:

  • 谋取的利益是否具有不正当性是罪与非罪区别关键;
  • 个人行贿与单位行贿在量刑上有区别,单位行贿量刑相对轻些;
  • 单位决策、资金来源于单位、利益归属于单位,则是单位行贿,如果利益归属于个人,则是个人行贿;
  • 单位行贿不仅要追究单位刑事责任,而且要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刑事责任;
  • 对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比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,量刑重些;
  • 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,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;
  • 对国家工作人员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,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,犯罪较轻的,对侦破重大案件起关键作用的,或者有重大立功表现的,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;
  • 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,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,不是行贿;
  • 以回扣、手续费等名义给予财物,多按行贿论;
  • 政策对行贿处理相对灵活宽松,但受贿行贿一起查也是政策要求。

为了防范行贿犯罪风险,企业首先,应当树立合法经营、合经营理念,将不行贿、不违法作为企业文化,建立企业合规制度;其次,应当理解行贿罪与非罪的区分,清楚自己谋取的正当利益还是不正当利益,明确个人行贿与单位行贿的区别,理解法律规定和政策要求;最后,接到办案机关配合调查通知后,应对涉案行为性质进行法律分析,做到心中有数,在构成犯罪的情况下,积极争取从轻、减轻、不诉、免罚、从宽、从缓等情节。

 

——商伟律师随笔